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410|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八"节的由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3-7 10: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903年3月8日,美国芝加哥市的女工为了反对资产阶级压迫、剥削和歧视,争取自由平等,举行了大罢工和示威游行。这一斗争得到了美国广大劳动妇女的支持和热烈响应。1910年,一些国家的先进妇女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第二次国际社会主义者妇女代表大会。大会根据主持会议的德国社会主义革命家蔡特金的建议,为了加强世界劳动妇女的团结和支持妇女争取自由平等的斗争,规定每年的3月8日为国际妇女节。联合国从1975年国际妇女开始庆祝国际妇女节,从此"三八"节就成为全世界劳动妇女为争取和平、争取妇女儿童的权利、争取妇女解放而斗争的伟大节日。 ( |; e9 S! t4 B% X8 C

1 s! i8 F  @7 v4 d8 R  1908年3月8日,1500名妇女在纽约市游行,要求缩短工作时间,提高劳动报酬,享有选举权,禁止使用童工,她们提出的口号是“面包和玫瑰”;面包象征经济保障,玫瑰象征较好的生活质量。五月,美国社会党决定以二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做为国内的妇女节。
; j3 \% A) |5 ^  E7 o5 V6 i! P$ v

- @& _2 O7 M5 K( ~5 d  1910年,德国社会学家蔡特金(Clara Zetkin)建议为了纪念美国服装工人的罢工应设定一天当“国际妇女节”。该建议被在哥本哈根召开的国际妇女社会学家会议接受,但并未定出具体日期。
- Z  Z* l; M+ Z. Y" ~6 [, i

" w& k+ |4 B7 ?  1917年,俄国妇女号召在2月23日罢工以要求“面包和和平”,抗议恶劣的工作环境和食物短缺。这天依据俄国使用的儒略历是当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折合成欧洲广范使用的格里高历是3月8日。 ) j9 v+ E1 s4 ~5 g$ W
  w* W; ^1 b) W; K* {4 k
  1924年,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了第一次“三·八”节纪念大会。 $ R/ k& m) C$ w) o: v+ x, N
, H; R. o- B' t. |
  1949年,我国中央人民政府作出决定,将三月八日定为妇女节,该日全国妇女放假半天,举行各种仪式的纪念,祝庆活动。 2 S4 L/ g3 k# ?7 I! I

% K0 g7 v$ x! G! \  1977年12月,联合国采纳了一项决议声明,联合国妇女权益和和平日,在一年的某一天,服从各成员国的历史和传统,对联合国而言,国际妇女节订为3月8日,且从1975年开始。 ! z2 J1 B/ T3 |% ]5 c* K
/ a4 r& l" f4 R; U5 w: w
  我国第一次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始于1924年。当然,我国劳动妇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于广州举行了"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的纪念活动。 2 _6 m+ I# p( S: U6 O

9 e8 N5 d1 M+ r; n8 h  K0 u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通令全国,定3月8日为妇女节。 7 I6 W- t& l9 W2 S0 l' q
$ N8 S  Z, i& `0 z7 R  y
  “三八”和“半头生”,都是标准的台湾“省骂”,相信每个人都曾听过,甚至挨过。
* }( x. M5 I, Z3 v0 H! z
& j2 ^! v) s7 A9 i. c
  所谓“三八”,据我的了解,应该是专门用来骂女性的,意思是“这个女人举止轻浮,做事鲁莽、疯疯癫癫、不够庄重”。* L# F5 N3 L4 `5 E
. E1 ?' f- C2 Z3 C4 M5 ?$ m3 w0 m
  “半头生”,就是骂男人的专用词了,意思也跟“三八”大同小异。
2 U/ c  }7 ]' K3 t0 a9 D

/ @! C4 i) a* G2 J5 m$ I8 [  J  台湾的先民,怎么会想到用这些怪里怪气的字眼来骂人呢?
4 d3 X& q# f/ b, m& e8 j
2 [# v) U6 y8 T( }& }* J- Z0 e0 ~
  原来,连这两句台湾的“省骂”,也是当年的大陆移民从“唐山”带来的!
* j9 u$ f9 D6 E( s' P  {  c4 }

& d/ c! a* _! S, d  四十年来专事研究中国谚语的朱介凡先生,在他所著的《台湾礼俗之特彩》一文中,已经为“三八”和“半头生”二词,找到出处,该文指出:俗谓素性生硬,作事乖张,曰“三八”,亦曰“半头生”。拊掌录:北部有妓女 ,美色而举止生硬,人谓之生张八。寇忠愍(即寇准)乞诗于魏野(宋太宗时入),野赠之诗云:君为北道生张八,我是西州熟魏三,莫怪尊前无笑语,半生半熟未相谙。俗谓似本乎此,三八即取魏三张八之排行,半头生即出自半生半熟之语。9 N: j7 ~$ m8 n8 |4 b4 z3 a

3 \; t' k. i: T* L! {5 n3 y  Q  在中华民族的开拓史上,宋代是中原地区的居民大量涌入南部闽、粤的一段时期,闽粤两地的地形较为闭塞,中原移民世代沿用从老家带来的语言风俗,变化较少,最后再由“唐山”过台湾,把远在宋代的一句戏谑之语,普遍当成了任何人动口可出的骂人之词,当然是很合理的。
- x4 H; @7 b$ F5 I$ x$ i. a7 a( `$ d: X

, O3 ?3 W6 i# d# S9 F  朱介凡先生的考证结论,的确使人信服。今后,随口骂人“三八”或“半头生”,可不能再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了。5 W" P1 q5 Z5 V+ h% I

/ ?0 P5 Z3 b. P2 p  我国幅员广大,各地方的人情习俗各异,对于祖母的称谓,也略有不同。台湾的一般人家,跟福建各地一样,绝大多数称祖母为“阿妈”,可是,过去的若干豪富之家,却与一般人不同,譬如,板桥的林家称祖母为“阿太太”,雾峯的林家则以浙江口音称祖母为“奶奶”。这种现象,说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过去台湾的先民,只要有点办法,便无不以模仿内地的官家为荣,建筑如此,生活起居如此,连对祖母的称谓也不例外。可见得长时以来,台湾的先民们对于他们根源所在的中国大陆,一直具有多么深浓的孺慕之情。) y: \/ n0 }. J( t

# t4 o) ]; M, }' |& p$ o  台湾与中国大陆一脉相承,在民间的日常生活里,活生生的证据,实在是俯拾皆是,过去盛行于一般人家的妇女美容法“挽面”,就是一个具体的例子。
  v2 N9 ~" S: Y6 d  p! G' Z) s3 @

) @7 W6 C1 V. l$ ^: U1 @" X! O  所谓“挽面”,施翠峯先生曾在其所著《风土与生活》一书介绍过,是一种利用纱线来拔除脸上汗毛的美容方法。依照本省的习俗,女性头一次“挽面”叫作“开面”,是在出嫁之前做的,每每要邀请多子多孙的老妇人动手,如果这位老妇人不会,只要做做样子,再另外请“挽面婆”完成。在一般的上等家庭,妇女们每隔一两个月就要“挽面”一次,一般家庭也至少在过年、土地公生、清明、端午、中元之前“挽面”,大家习以为常。- y9 c6 @/ U' g+ ^2 M  R4 k
! p: b' b* c+ o9 ~/ t3 t
  目前已经逐渐式微的这种古老美容方法,根据朱介凡先生的考证,完全是来自中国大陆。他指出,三十年前的大陆南北各地,还普遍可见这样的美容方法,以湖北地区而言,叫作“绞脸”,头一次“绞脸”,也叫作“开脸”,并且是待嫁姑娘在婚前行之,无论是方法或礼俗,跟台湾都一模一样。
6 |! N  M1 J6 f% k3 C

5 B2 l7 p% T* U  “死狗放水流,死猫吊树头”,是台湾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这种风俗,也显然承袭自福建,因为,福建民间的父老一向约束自己的子弟,死狗不得土葬,否则会变成妖精来害人,如果将之水葬,狗便会超生,来世转为人。) |. A7 J3 y" _7 a+ e* I* _

( N' b+ p! w1 E* \2 O  类似上述足以证明台湾与大陆水木同源的小事,在每一个人的身边,随时都可以了现。实际上,还有什么证物,比这些身旁的小事,更具有令人信服的力量?!
2 [3 k3 z1 k3 A3 Z" j0 W
2#
发表于 2009-3-7 17:07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好厉害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3-7 17:21 | 只看该作者
女人二十岁是桃花,鲜艳,
" Y, D$ U' X5 m三十岁是玫瑰花,迷人,' h/ k4 A: y  Q3 t& X# Z3 d' ~: s
四十岁是牡丹,大气,- o6 \! p  l+ s0 X
五十岁是兰花,淡定,
% `+ p# m* g* s; I9 B: `. W3 K+ n9 K六十岁是棉花,温暖,) J6 {$ z, Z# p( B3 b
祝女同胞们一生如花,% r; f3 W4 W' K# S2 J! w( `
节日快乐!  w! v( H4 b' |/ f/ ^8 B2 }2 `%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3-7 17: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3-8 20:5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9-3-9 22:46 | 只看该作者
  送给女泳友------
  Z3 q6 @# }5 J& t. ?4 D8 s1 l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3-10 21:16 | 只看该作者
     我代表咱们的女泳友谢谢大家啦!5 I5 v; r( v. z# q' z: @0 w( w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3-10 21:1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 N1 t  C1 B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9-3-10 21:3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9-3-10 21:52 | 只看该作者
长学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4-6 13:53 , Processed in 0.037951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