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泳需要讲究科学。概括起来,就是循序渐进,因人而异,量力而行,持之以恒。 5 v/ ~" [8 I8 l4 S, X* L. Q
6 @$ m" @# p6 q0 ~* O+ `! |
除了患有严重的器质性疾病、急慢性传染病、精神障碍、体质过弱,以及妇女经期等原因,一般人都可以参加冬泳。据报道,冬泳时寒冷的冰水刺激,对儿童的生长和发育没有什么不利影响;已怀孕的妇女参加冬泳,也未见对胎儿有什么不良影响。但实际上,在冬泳大军中,一般都以中老年人为主力。在冬泳群体中,流行着“六十畅游,七十慎游,八十停游”的说法。当然,这说法只能让一般中老年冬泳爱好者作为参考。冬泳的兴趣不减而身体强壮者,“七十畅游,八十慢游”的例子也屡见不鲜。
* c& `$ x' M {
4 R3 u+ O# I# @ 游不了500米千万别冬泳 ; F- h. [, N$ }% ?' E, C. w
# |# B- Q1 b/ ^- I$ b( L( h
参加冬泳,必须先掌握一定的游泳技能。一般来说,从安全角度看最起码的条件是用任何一种姿势能游500米。冬泳是人体从舒适温暖的环境突然进入寒冷艰苦环境的一种运动,因此,对人的意志品质要求较高。泳前的肢体活动、高声大叫、唱歌及其他形式的热身活动,都是为提高承受能力而做的准备。 ' C. F, P: n1 y2 b
! j5 j4 ^( L# l5 e: ? n1 d/ Z
冬泳前先学会温水、冷水浴,水温逐渐降低,然后再从夏、秋季开始从20℃、16℃逐步过渡到严冬中的水温里游泳。这是因为身体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在我国北方,最艰苦的游泳时间,应该是结冰前的一二十天,这是最考验人的时间段。过了这个阶段,即便“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也无所畏惧。
# t' w b$ B7 G: C
( ~# J' e8 j- ^' q 中午前后入水最佳
- Z% y t1 m' Z6 b$ s/ |: @% r, }. T7 J3 b. t
一天中什么时间下水最好?每个人的条件和习惯有所不同,但若从自然条件而论,当然是中午前后的一段时间为最好。因为这段时间日照充足,气流相对稳定,风力不大。
/ t# W3 y+ `+ R H2 [8 H( u# b* \$ _2 d! b
冬泳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让身体处于稍热但还没有出汗的状态。脱衣后不要急于下水,宜先用力摩擦全身皮肤和关节部位,然后再用冷水打湿手脚和拍打胸前背后,最后入水游泳。这样可避免因温差引起皮肤血管急剧收缩。如果不经过适应而贸然入水,可能会出现憋气、心跳加快、头晕、恶心、脚麻木、肌肉抽筋等不良反应,甚至还会发生溺水事故。入水后,精神要高度集中,动作要十分谨慎,避免任何可能会伤害身体的情况。
% ] @" T# ]/ w( K, l
# J F$ Y3 r6 I# t, v 水中不要超过两分钟
. E$ L6 K& [0 f8 @! \- ], b
! r p9 o! k$ B# L 冬泳的量是个大问题,是科学冬泳的核心内容。冬泳不像一般游泳那样强调距离和速度,更注重的是在水中游泳的时间。个人的年龄、身体状况和游泳的技能尽管差别很大,但在寒冷的冰水中游泳时间的长短差别则不是很大。冬泳的目的是健身和娱乐,不是一种挑战极限的运动。冬泳在水中时间的长短应根据当时气温、水温和身体状况来灵活掌握。天气越冷,冬泳时间应越短。在水温为1~3℃时,有的人只能双手动作十几下,游几十秒就上岸,多数人游一两分钟。在北方寒冷季节一般不要超过两分钟。游到皮肤稍有热感,自我感觉没有冷的反应就应上岸,不要盲目多游,也不要反复下水。
+ [( R$ K" G7 h8 l: x) @ }% M
/ K) [: A: E6 ?' ^8 b8 w1 H 不少冬泳者在冬泳的实践中根据个人情况总结出来了适合自己冬泳的度,十分严格,运作起来也自觉、认真。冬泳时间上的度,乃是广大冬泳者结合个人身体状况所形成的一种经验,这种经验有着生理科学和生化科学的依据。不按照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逞能和蛮干是要不得的。 ( P9 E2 E8 H" G& Y0 Q
+ f- j9 J9 b/ z B' n% r5 x
上岸后应迅速擦干身体,并擦至皮肤稍红发热为好。穿上衣服后,可适当做俯卧撑、高抬腿、深蹲跳、跑步或跳绳等活动,促使全身血液循环加速,皮下血管迅速扩张,使代谢水平提高,身体感到温暖舒适。
7 A' O% A' h- {& ?
" f& H1 ^5 s0 L: c( x. H5 T& ?4 R6 @ 至于冬泳的地点,可依条件而定。最好是在室外江、河、湖、海、水库等自然水域中进行,但一定要有安全保障,不要在不熟悉的水域贸然下水。
9 e1 `# x: \ V9 ~/ Q1 y
# M" p0 m( f2 M1 K 最后提醒一句,冬泳是一项群体性很强的运动,最好不要单独行动。 |
|